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晚明霸業> 第926章 地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926章 地理 (2 / 3)

“就交給你了,以後你就是朕的耳目口舌。”徐梁將從都察院獨立出來,放心地交到了沈猶龍手中。

沈猶龍也展現出了他的高超效率,迅速吞併了幾家小報坊,組成了大明文刊集團。旗下又分為若干個子報社。

涵蓋了高中低三個層面的讀者群。又分為若干個類別,又經濟、歷史、地理、科技。

同時還擔任了兩家報社的主筆,親自撰寫通報、社論,確保整個報業集團都從上到下,所言所論,皆是出自皇帝的意志。

“近來總有人鼓吹先南後北,認為東虜覆滅了。蒙韃也再無寇邊之力,正是收復東南諸島的好時機。”沈猶龍在報業集團總編輯會議上說道:“這種論調顯然是東南勢家的聲音!咱們必須言辭反駁!還有人提出南北並進,這也是鄉愿之言,不能放任。這段時間各報先從史書著手,分清主次,闡明攻伐蒙古的必要性。

“我個人以為,有兩點必須寫清楚、反覆說。其一。蒙元殘虐華夏,此為國仇。其二,土木之變,皇帝受辱,此為國恥。國仇國恥,九世猶當報復!其他的,諸君可集思廣益,呈報上來。

“於此同時。也要多招募訪員,前往漠北、西域、南洋諸地,實際考察清楚,論證如今可以北伐而不能南進。這是隆景元年的要務,務必要保證民間萬眾一心,不為勢家所欺。

“最後,整合江南報業的事也要抓緊。現在江南許多報紙據說是出自東宮一脈,結果呢?是非不分,黑白不明,常為東林餘孽所利用。這種事豈能放任?隆景元年之前。該買的要買下來,買不下來的就盯住,一旦他們有什麼違規,立刻向都察院舉報。”

一眾總編輯紛紛點頭稱是,一邊思量著如何將這些指示用進自己報紙之中。有幾份小報倒是方便,找些常年混跡青樓、梨園的清客,將蒙元史寫成話本,連載在報上就行了。對於和而言,只要刊登一些高屋建瓴的官樣文字也就可以了。

難的是那些雅俗共賞的中檔報紙,著實要費些腦力。他們的讀者往往有些辨識能力,雖然發不出更大的聲音,但在街長裡短的範圍內卻頗有些聲望。這些人不會被話本左右,也不會輕信官樣文章,最是難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

李寄一襲青衫,負手走在校園的小竹林裡,看著眼前那些激情似火的年輕學子,他的心情說不出的複雜。

他申請經費的事情,再一次涼涼了。

雖然朝廷允許像是他這樣的人,申請經費,用於研究。

可是他們文史類的學者,在圈裡卻有一句名言,十個立項九個黃,還有一個要涼涼。

國家現在正在悶頭做科研,搞大事,像是他們這樣的學者,日子就很難過。

除非上面的恩師是大佬,肯照拂,日子可能還好過一點。

無疑,他李寄不屬於這一類人。

他都不知道自己的立項被拒絕了多少次了。

作為京師大學堂的首批地理專業的高材生,熊人霖大師的弟子,京師大學堂的授業老師,李寄的固執的申請,一次都沒透過,就連熊人霖都對他不滿。

熊人霖是個非常有才華的人,當年他治理義烏,結合中西文化,將義烏治理的井井有條。

而且他還寫下了許多經典的著作,比如義烏縣誌,比如地緯。

兩本書都是驚世之作,尤其是地緯,大明第一本介紹東西方地理的著作。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