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六十一章 回京3
除非將大量的真金白銀存入銀行體系,否則在大明誰也搞不到紙幣,而且現在的情況是,大明的紙幣非常緊缺,外面的人就算是想將銀子存入銀行,銀行也不一定收你的銀子。
“會首趕緊想想辦法,咱們這群人沒有銀子賺是小事兒,但總不能讓百姓們沒有鹽巴吃吧?人沒有鹽吃可是會造反的啊!”
鹽商們嘴上說的都是大義,其實心裡還是想的自己的好處。
因為最近這段時間,他們被皇帝搞得倉皇不安,幾乎每一天都處於瀕臨崩潰的邊緣。
王世元是崇禎朝進士出身,因為在朝中又不少關係,所以在兩淮算是相當有實力的鹽商,如今新皇臨朝,他早就想退出江湖,坐擁巨大的家業,享受剩下的人生,亦或是追隨皇帝的腳步,開拓新的事業。
可是萬事不是這般遂人心願的,能將鹽巴生意做那麼大,在朝中和地方肯定有巨大的人脈,如今不是他想不想做鹽商的問題,而是很多人要他必須做的問題。
所以此時的王世元就算是身無官職,也被眾多鹽商推舉為會首,不僅僅沒有什麼實權,而且是個相當吃力不討好的角色。
“因為此事,我也找過府尊,可府尊大人說他人微言輕,也無可奈何。連府尊大人都這般說了,我們又能怎麼辦?”王世元嘆息一聲說道:“我家現在也是收購些零零散散的鹽皮罷了。大家若是真的聰明,就趕早想辦法,鹽商不是一條好出路了。”
“咱們世世代代做鹽的生意,豈能說換行就換行?”
“對啊,家族時代積累是這般就輕鬆能放棄的嗎?”
“陛下不通經濟民生,國家勢必要出大亂子的!”有人惡狠狠的說道。
王世元看了那人一眼,道:“此事還是急不得,且等一等。國初時候發行寶鈔也是一樣值錢。用不了多久,寶鈔氾濫,自然價格就賤下來了。我看倒不用太過著急拿銀子去換。”
眾人聽了,紛紛道說:“終究是進士老爺有見識,如今鈔廠日夜趕造紙幣,票面越來越大,多半以後要成廢紙一張。”
王世元安慰了眾人。正打算扯些閒篇,突然看到花廳外人影晃動,卻是自己的兒子王錫山在外面打探。他道了聲得罪,快步走了出去。王錫山見父親出來,連忙上前就要說話,卻被王世元拉住,一路走到後面書房方才放手。
“大人,南京那邊已經有了訊息。”王錫山抑制不住臉上的興奮。
雖然南直隸已經分成了安徽、江蘇兩省,應天府也改了江寧府,但人們習慣上還是稱江寧為南京。
王世元悠悠道:“多大的事體,這般沒有城府!”見兒子面露愧色,他才又道:“江寧那邊怎麼個說法?”
“這回走到了江南鎮守太監的門路。他願意出面為我家存五百萬兩的銀子。不過,他要咱們家鹽業公司一成的乾股。”王錫山道。
王世元面色凝重,雙眉緊蹙,道:“一成啊。”
“大人,兒子以為還是上算的。”王錫山道:“如今幾大鹽家都沒有紙幣在手,若是我們能有五百萬兩鈔票進貨,不說兩淮鹽,怕不是北直、山東鹽都能吃下來?”
“你道為父是捨不得銀子麼?”王世元不滿地看了兒子一眼:“我實在是擔心跟內官勾結會招來忌諱。尤其是這鹽業,天下誰都知道這是座吃用不盡的金山,卻沒看到這金山上刮的不是風,是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