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符文之子-3存活之島> 第二章 最好的藥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章 最好的藥 (4 / 5)

伊斯德像是被問到自己孩子幾歲的父親似地,神色中帶著一抹自豪,答道:

“今年七月就滿十四了。”

“呵,那他是十三歲嘍!可是怎麼看都不像十三歲。我還以為他少說有十五歲了。他這麼小竟能帶著那樣的一把劍,力氣可真不小。”

“實力也很不錯。這孩子是殺過人的。”

丹笙微微睜大了眼睛,然後低聲說:“這聽起來就不怎麼好了。”

伊斯德嘻地笑了一聲,說道:“你的意思是,就算血跡幹了也顯而易見,隱藏不了什麼,是嗎?可是這又有什麼關系?反正他也無法到那些會認出血跡的人面前去。”“不是有一個方法嗎?”

伊斯德抬頭直視著丹笙,而丹笙則用認真的表情說:“讓他當個見習巡禮者。”

“不行,絕對不行!”

伊斯德忽然站了起來。他瞪著坐在椅子上看他的白發弟弟,用低聲但很清楚的語調說:“你要我讓這孩子步上我想要脫離的路子?絕對不行!他現在才十三歲!他這個年紀,事理都還無法分辨得很清楚,不能讓他選擇這種無法回頭的路。這是什麼樣的路,才十三歲的孩子怎麼可能會懂?你怎能確定他以後不會恨我?就算是因為我的私心而勸他去,這事也還是太過重大。”

丹笙用力地搖頭。如今他是帶著確信的語氣在說話了。

“照哥哥這麼說,幸好這孩子才十三歲,都還不到十五歲,不可能讓他入門的。如果你不想和他分開,就帶他去吧。去到那邊,教他島上的風俗,教他劍術,和他過一輩子,不就行了?有什麼是不好的路子?哥哥你不喜歡,但你不能保證這孩子也會討厭啊!如果是這樣,哥哥你回島上之後,我會很高興在老一輩面前幫這個孩子做保證,做人會儀式。甚至我也能當他的代父。一起回島上去吧!我們,全都一起回去。”

丹笙這番話令人難以拒絕,可是伊斯德卻費力地搖頭,說道:

“不,我不能這麼做,這樣會讓他套上枷鎖,使他在不知不覺中被束縛,最後變得無法解脫。只要一踏進去,就無法回頭做個獨立、自主的人類了。在那裡出生的我,是不得已才如此,可是我怎能讓一個無罪的人背負這種負擔呢?”

“這是他自己自願的。”

答話的聲音並不是來自坐在對面的弟弟,而是從油燈搖曳的樓梯那邊傳來的。接著,一個人影站了出來,然後慢慢地往這邊走來。

“你,怎麼……”

“對不起,偷聽你們說話,可是我不得不這麼做。”波裡斯首先向丹笙慢慢低頭行了個禮,然後又再抬頭,說道:“非常感激您,為我設想這麼多的事。”

波裡斯剛才就一直坐在樓梯上,手撐著下巴聽他們說話。丹笙所說那些難以理解的話、伊斯德的感情反應、還有不知是什麼的某種枷鎖以及選擇套上枷鎖的事,他都聽到了。燈光搖曳著,燈光照映樓梯形成長長的影子,長影下的自己,比影子還矮小,放棄、離別、失去、然後就再也無法擁有。

他和伊斯德一起渡過的半年……是與耶夫南離別之後,最為……不,其實與耶夫南住在宅邸時,他還曾被他的所有惡夢壓抑著。所以,這是他最為自由自在的半年。從去年夏天到這個冬季為止,他都在這個人的保護之下,他們兩人互相尊重,彼此以朋友相待。

雖然到現在,他最愛的人還是耶夫南……但是如今活著的人之中,他能確信自己只信任伊斯德。他根本無法想像能離開他,努力再去相信其他人。或許他誰也不會相信了,不可能再去尋找到這樣的人了。

當然,或許沒有值得信任的人也無所謂……但是在波裡斯心中深處,從某個瞬間開始,是渴望感受到真心的關系。

曾經,在他不相信任何人的時候,他自己成長、成熟、存活下來。可是回想當時,自己只不過是個狼狽的人,是個連去結交朋友的少年心也沒有的不完整之人。他曾看著自己沾血的手,感受到那種無人安慰、發抖哭泣的無力,他也曾看著和自己同齡的人,感受那種羨慕感,他還曾經以為,獨自過著孤獨的生活他也能很滿足。

但是,他現在已和“他曾經希望成為的那種人”相距遙遠——他已經不是那種人了。

他想和伊斯德在一起。在他身旁能夠像自己這種年紀的少年般生活著,他希望能永遠相信這種錯覺。因為他現在已失去家人、遭到信任的人背叛、殺過人,他無法再這樣繼續過下去。難道就不能從零開始,重新過生活嗎?

在有伊斯德的地方重新過生活。

“你……想錯了。我不知道你是聽了我們哪一段談話,但是那裡絕對不是適合人居住的地方。而且那裡不是輕易就能離開的地方。一旦進到那個地方,不能未經允許就回大陸來,相反地,必須在那裡履行很多義務。我不希望你被那種枷鎖束縛。而且,你、你……不是一直希望自己是個自由自在的人嗎?那就不要硬把自己束縛起來。你一定……會後悔的!”丹笙靜靜地保持沉默一會兒,突然說道:

“嗯,他說的是事實。”

丹笙只要能把伊斯德帶回去,其實沒有必要去管波裡斯會怎樣,但是看到熟得像親哥哥的人都如此真心說了,內心似乎也有些動搖。所以這話他是用比較坦白的語氣說出來的。

然而波裡斯卻靜靜地抬起眼睛,凝視著伊斯德,說道:“為了自由自在,必須有力量守護自己,這個道理你比我還清楚。如果你認為我是因為沒有獨自活著的力量,才跟隨的……這樣想也可以。決定是我自己下的,同樣地,後悔也由我自己來承擔。”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