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軍政體系變更,都沒有永平府礦場之爭這麼引人矚目。
楊慎作為交待和派遣朱浩前去永平府治事的傳聲筒,在得知朝堂上有關錦衣衛開礦合法性的爭論後,當晚去找了父親楊廷和,問詢下一步對朱浩有何交待,看看給朱浩的信函應該如何寫。
「……為父不是跟你說過,那邊的事,你不要再幹涉嗎?」
楊廷和得知兒子特意來詢問自己的意見,面色多少有些不悅。
在楊廷和看來,現在不需要去指點朱浩下一步做什麼,就應該隨朱浩自行發揮。
楊慎道:「父親,若是不做任何交待的話,就怕敬道他很難把握好個中分寸。最起碼,要告訴他是適可而止,還是繼續推波助瀾吧?」
楊廷和微微搖頭:「就算只做到這一步,也已足夠。」
意思是朱浩現在引起錦衣衛主動挑釁,目的已達到,至於後續怎麼發展,楊廷和不想過問也不能過問,否則就會被皇帝懷疑是他楊廷和在背後搞鬼,引發君
臣間的對立。
「那父親現在對敬道,就徹底不加理會了嗎?可是兒卻聽聞,經常有從永平府過來的信件,到了用敘手上。」
楊慎很不滿。
這邊父親一直對我說,不讓我過多幹涉朱浩在永平府開礦之事,那邊我弟弟卻跟永平府一些官員通訊來往頻繁,這不會是想告訴我,永平府那邊的事不用我管,要交給我弟弟來全權負責吧?
可好像在朱浩走之前做出指導之人,是我而不是我那弟弟!
楊廷和聽出兒子對自己的懷疑,厲聲喝斥:「那你就告訴用敘,讓他不要再跟永平府任何人有溝通!你們真以為陛下小小年紀,就沒有城府?為父這兩年,為了這朝堂事,早已是心力交瘁,不想再橫生波折。你先出去吧!」
楊廷和不耐煩地把兒子趕走。
本來煩心事就很多,這邊楊慎還在他面前發脾氣,甚至兄弟倆為了爭奪他的信任,居然發生內鬥。
楊廷和本來就沒指望兩個兒子能幫他做什麼大事,沒事爭些什麼?
徒給人增加困擾罷了!
楊慎心裡一直都不痛快,聽了這話,更加不爽了。
離開書房時,他甚至都沒正眼瞧父親一眼,心底裡對父親很多作為滿是失望。
……
……
翌日早朝。
很多大臣憋著勁兒,要把昨天沒完成的直諫繼續給完成,許多人甚至做好了被廷杖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