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他顧不上避諱,既然朱浩知道皇帝出巡之事是他透露給文官的,那肯定早就知道暗地裡幫他的人是誰,很可能霍韜跟朱浩是一夥的……當然這只是一種假設。
按張璁的想法,霍韜應該不至於投奔朱浩,最有可能是霍韜也被人利用了。
“那……那該怎麼辦?”
霍韜聽張璁介紹完情況,雙目瞪圓,額頭冒汗,緊張之色溢於言表。
張璁道:“你提前真不知朱敬道在其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霍韜一臉苦逼:“在下得知訊息後便來告知你,也說過此訊息來自於廠衛,或是有人看不慣朱敬道的行為才如此……要是你覺得此乃其有意設計,那我試著把透露風聲給我們的人找出來,這樣就能展開反擊了!”
“沒用的!”
張璁搖頭,“也是我失察,總想著朱敬道不在京城,掀不起什麼風浪,誰知道他……唉!”
霍韜不太理解:“朱敬道說他有證據……哪兒來的證據啊?”
這是霍韜無法理解的狀況。
傳個信而已,霍韜自問連傳信之人都未必知道背後是誰在放風,而主要原因在於大臣們透過第二天親身經歷印證了皇帝不上朝,從而開始議論,覺得皇帝很有可能出巡了……有人背書,這個人只能是黃瓚……
朱浩在其中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霍韜一時間想不明白。
張璁道:“之前朱敬道一直表現得很溫馴,顯得一副不與人爭的模樣,但就連楊廷和、蔣冕等人都被他一個個排擠下去,你以為他會是什麼善茬?他不但有皇帝的支援,更有興王府老人的擁護,手段花樣繁多!現在就怕他要將我們這些曾用過的人來個一次性根除,免得打擾他將來把持朝政!”
“這……在下之前從未被他所用啊。”
霍韜顯得很冤枉,我這是招誰惹誰了?
張璁道:“難道你不是我的人?”
一句話點醒了霍韜,雖然他是透過加入議禮派崛起,但經歷左順門事件前,有誰知道朱浩的存在?都是透過張璁穿針引線。
以前誰都以為,張璁才是議禮派領袖,就算是黃瓚和唐寅也都只是幌子,畢竟發動朝臣議禮,黃瓚和唐寅都沒那種一往無前的行動力。
反而是張璁正德十六年便上奏議禮,讓其成為天下所有有志於議禮之人結交的物件。
換一種說法,或許在朱浩眼中,所有後來參與議禮之人都屬於張璁派系。
除了黃瓚和唐寅外!
“那……現在該如何應對?”
霍韜的心態,明顯沒有張璁那麼好。
張璁嘆道:“可惜子實不在京師,或許朱敬道正是看準這一點才選擇發難,我現在就怕朱敬道會連子實也一併對付,到時……我們這群后起之秀,可能在朝中地位難保。”
“現在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