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石沉大海。
皇帝現在連朱浩的面子都未必肯給,你張璁和桂萼算什麼東西?敢拿你們的標準來要求朕?
張左跟朱四提及這件事時,朱四差點兒又想把張璁給貶出京師,不過這次他沒有衝動行事,就在於他覺得張璁的舉動還沒到不可原諒的地步,雖然怎麼看張璁都好像站在文官的立場上教訓自己。
“這人心裡可真沒點數。”
朱四奚落道,“朕賞識和提拔他,他卻總想以聖人的標準來要求朕,他真以為是朝中大臣認可他才坐到現在的位子上?”
朱四臉上滿是不屑。
或者說,朱四眼裡根本容不下那些大臣,他會覺得,大臣們必須要圍著他轉才行,少了他這個主心骨,大明就完了。
自負到這種程度,跟他的性格有關,也跟他少年喪父,以及被楊廷和壓了兩年有關。
張左道:“陛下,或許張學士未有激進勸諫之意呢?”
“就這還不明顯嗎?”
朱四冷冷道,“你能說他這是為朕好?朕要做什麼,難道還要聽他的話?最近翰林院有什麼活,全都取消,讓他也緊張緊張……誥敕之事也先放一邊,或者找別人來做,接下來朕就不上朝了!”
朱四要給張璁一個慘痛的教訓,也不是說將其貶官外放,而是對其加以冷落。
讓張璁認清楚立場,任何時候都要堅定地跟朕站在一邊,朕想幹什麼,你就要順著朕的意思行事,最好朕胡作非為,你一邊拍掌叫好的同時,還要鼓勵那些文臣一起叫好,給朕的胡作非為找各種冠冕堂皇的理由。
這才是你應該做的事情。
“這廝不會做人吶!”
朱四起身,往內殿去了,空氣中冷冷地又留下一句。
張左搖頭苦笑,卻只能目送皇帝離開。
……
……
張璁上奏,一點結果都沒有,隨後幾天皇帝更是連朝會都不召開,翰林院也被皇帝冷落,本來目前翰林院就只有張璁和桂萼兩個翰林學士留守,他們沒事情可做,就等於說翰林院成為了皇帝眼中可有可無的衙門。
本來翰林院只是修書的地方,是否被皇帝卷顧沒什麼大不了,但張璁的野心很大,覺得只要是自己在,翰林院就應該成為朝堂最受矚目的地方。
眼下的局面讓他接受不了。
所以他還是選擇去跟內相張左溝通一下,雖然他也知道,作為翰林學士隨便見內官,很容易遭人詬病,但他不得不如此。
“……張學士,有些事咱家不好對你講,你自己掂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