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明末漢之魂> 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九百三十五章:事在人為 (1 / 2)

黃漢深知人世間沒有完美的體制,只有在不斷探索、完善的體制。

事在人為,要使得國家長治久安,是否民主其實根本不重要。

那是現實生活中太多升斗小民渾渾噩噩,根本做不了主。讓精英人士代表民主其實真未必就是壞事。

管理泱泱大國,最最重要的就是管好官員、吏員和軍隊。

說白了就是隻要做到管好了所有吃皇糧的,國家自然能夠得到大治,老百姓肯定能夠安居樂業。

升斗小民基本上見不著縣太爺以上級官員,跟他們打交道的都是最底層的胥吏、衙役,皇帝好不好?大臣是否得力?升斗小民不知道也不清楚。

在升斗小民眼裡,那些管理他們跟他們伸手要稅賦的胥吏、衙役就代表了朝廷,代表了皇帝和文武百官。

黃漢來自於後世,明白小官大惡極具破壞性,使得政府毫無公信力,當然要竭盡所能防範於未然,整頓吏治自然有針對性,重拳出擊直指從八品以下的胥吏。

選擇一千餘忠誠度無可挑剔的退伍兵參與管理地方,目的就是提高武力震懾、摻沙子。

畢竟當兵的和秀才公的成長環境截然不同,雙方恐怕很難打得火熱,只能求同存異,能夠較好的避免一團和氣導致上層耳目閉塞。

黃漢這一次親自組織基層官吏培訓,明確告知所有人,胥吏絕大多數是地頭蛇,跟地方上的的豪強、世家大族有千絲萬縷的關係不足懼。

鼓勵退役老兵拿出在戰場上衝鋒陷陣的勇氣,不要怕得罪人,任何作奸犯科之輩都必須繩之以法,如果遭遇地方團練無法解決的難題,可以請調附近駐紮的“紅旗軍”出兵協助。

警告所有的民事官,來到地方上工作後,萬萬不能被世家大族拉攏腐蝕自毀前程。

這一點黃漢極度自信,槍桿子裡出政權,面對軍隊,地方豪強屁都不是。

有錢糧、有武力、有旗衛提供情報,如果六人組團半年時間還不能夠形成自己的班底接管地方架空原知縣,就得換人,很明顯,這六個人的能力不行。

架空原大明知縣不表示這些士大夫就會被棄用,他們如果願意改弦易轍,黃漢表示歡迎,接著當官沒問題,只不過要按照“漢王”系的章程來,考核之時一樣的能者上、庸者下。

以後的“大漢帝國”疆域何其遼闊,需要太多文官武將,讀書人更加不是多餘的,只要肯做事就會安排事情給他們做,帝國本土安置不了,大可以去南、北美洲、澳洲收服化外之民。

能夠參加“漢王”親自指導的培訓,兩千餘學員興奮莫名,沒有人被動學習,一個個都積極主動,文職幫助退伍兵習文,武職學員一對一陪著吏員、小官員練武。

同學之間都在努力相處,都學會了小事不計較、大事不含糊,原則要講,人情也要兼顧。

學員們都知道,以後大家都會去地方上做官,同學關係也是重要的資源,以後說不準要請求幫助,當然要多交朋友少樹敵。

絕大多數專業課程都是從幾所大學、學院抽調的講師、教授、院士授業,這些學者知道這是在培養地方官,感覺到責任重大,都講得很認真。

許多教學內容很簡單,但是要死記硬背,如一百幾十條比較重要的政策法規,要求所有的學員無論文武都必須滾瓜爛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