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春闈的副考官禮部侍郎程敏,就是淮州人,天統元年的探花。
大家都是同鄉,程敏如今身居高位,淮州士人遠道而來,理應去拜訪。
當然,這種拜訪只是表面而已。
說白了,就是潛規則。
一些像方明鏡這種,鄉試的解元,有前途的舉人,來洛邑參加會試時,往往都會拜訪自己的同鄉長輩。
而這些同鄉,基本都是朝中大員。
大臣們自然會對於這些青年才俊,給予一些照顧,畢竟這些人將來都極有可能金榜題名。
等到入朝為官,可以收為己用,形成朋黨,而這些青年才俊,也可仗著朝中有人,不用擔心仕途,互惠互利。
也就是通俗來說的鄉黨,這種關係,比同袍之誼,同床之誼,同牢之誼,更加牢靠。
來自同一地方的人,無形中就是盟友。
舊黨勢大,也是因為大多都是當年與先帝一同起事的江淮人士,天然有種親切感。
方明鏡說這些話,也是在向趙政表明自己的能耐,雖然不姓趙,但得到同鄉大人們的看好,將來自己中了試,便能平步青雲!
“程大人....倒真是顧念同鄉之情。”
趙政目光閃爍,逮著一個國家棟梁。
“那是!”方明鏡不以為恥反以為傲:“趙兄是不知啊,這位程大人,極欣賞我,臨末了,還三番四次請人下帖子,邀我去程府賞月,這一次春闈,在下定要上榜,才不負程大人厚望。”
聽方明鏡那春風得意的口氣,程敏對他極為欣賞,也是,堂堂淮州府的狀元,未來的成就不會差。
趙政假裝無意的問著:“為何不去找甘尚書?甘尚書是今次科舉的主考官,也是江淮人士。”
“我又如何不想?只是甘尚書為人清廉,雖然看中同鄉,但愛惜羽毛,自從當今聖上定下了主考官人選,就封門閉戶,我等苦於拜訪無門。”
方明鏡又笑了笑,眨了眨眼,低聲道:“不過無礙,他日若入朝為官,程大人必然為我引見。”
“年前我去程府時,向程大人乞文,程大人行書,有春秋書聖蘭希之遺風,若是書寫郵票,只怕也是寶貝,現在我還藏著。”
“細說,細說。”趙政來了興趣,雅賄嘛,聽說過。
乞文也是現在人情來往的一種方式。
君子之交淡如水,可若是連水都不帶著,就顯得不太夠意思了。
要風雅一點,要隱晦一點,因而,這乞文就應運而生。
無非是說,程公啊,聽說你書法好,在下朝思暮想,想求一幅字,貼在床頭日夜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