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大雍一小兵> 第五百三十六章 無須掩飾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三十六章 無須掩飾 (1 / 3)

中秋之前,王鐔出宮巡視禁軍諸營,京官們隱約感到戰爭將再次來臨。應該不是現在,因為中原對北方主動開戰不會選擇秋季,或等冬季來臨,或是明年開春。

秋日陽光下,塵霧濛濛的校場上,甲冑泛著亮光,將士們見到皇帝的傘蓋吶喊震天。

王鐔身邊儀仗跟隨,文武大臣、護衛騎兵前呼後擁,不過他本人是騎馬而行。

大片的鐵甲人馬,遠處一隊隊馬匹在塵埃中奔騰,馬蹄厚重有力的聲音,叫王鐔身體裡的熱血奔湧。他其實很喜歡待在軍營裡,或是一種習慣。

他成年之後到稱帝之前,一直在軍中,本身已經是個武夫,和同樣的武夫們在一起,會找到一種激動人心的情緒。遠處傳來了「得令」的乾脆利索的應答聲,一切都那麼熟悉。

但是王鐔此時卻不能憑藉一腔熱血,與將士們一塊兒激動。他雖然受到了熱情的迎接,卻很沉默。

王鐔環視左右的場面,心道:不是忘記了曾經並肩作戰的兄弟,也非要拋棄他們。王鐔做的一切,是想把軍隊國家化,如果有個人能掌控軍隊,那個人只能是皇帝!

否則,這些披堅執銳,充滿力量的人馬,稍有不慎,出點事的後果便非常嚴重。且不論「五代十國」武夫坐江山流水席的前車之鑑,便是唐朝,多少次政變,也是靠控制禁軍後發動。

多少亡國之君,身死國滅時,怨士人欺上瞞下***,怨將士貪生怕死,怨人心不古。

其實在王鐔看來,誰也怨不了!人本來就充滿了各種貪慾,把大事寄託在人們都要高尚忘我、大公無私之上,本來就是一件荒謬之事。

此次對蒲莎的戰爭,對王鐔而言,目的不僅僅是爭奪一塊地盤。

一眾人連續巡視了幾處禁軍軍營,來到了禁苑南邊的一個小院子裡。隨行的人馬留在外面,王鐔和一干文武大臣進去巡視參軍司。這是虎賁軍第一軍的參軍司,裡面有分屬四個衙門的官員,以及一些書吏、皂吏、傳令兵。

王鐔與四衙的文武交談問話,幾個人都恭敬地對答如流,他十分滿意。

一個軍依舊有軍帥,不過權力很小;只屬於四衙之一的大都督府,沒有調兵權。而下面各師、旅,是分散狀態。

參軍司之上,都指揮司處於只領俸祿的無組織狀態,屬於大都府。殿前司、侍衛馬步司已不復存在。調兵要從皇城內的樞密院下令,經過複雜的程式才能把分散的各師、旅組織起來。

現狀便是,如今在長安城和地方,想把禁軍或衛軍調集起來,哪怕只聚集幾千人擁有武裝和軍需的人馬,也非常不容易,需要四個中樞衙門共同配合。

但是軍隊沒有組織沒法打仗。

王鐔便對在場的參軍司官員道:「以往的禁軍武將有軍職和差遣(臨時任命、過期作廢,如大司馬大將軍、天下兵馬大元帥、東面都部署、前軍統帥、前軍監軍這類職位)兩種官位,以後照舊。爾等現在的職位便是軍職,若要出征,文官武將皆封差遣。」

郎澤卿等大將紛紛側目,仔細聽著。.

王鐔又道:「蒲莎人勾結敵國,不遵唐國號令,朝廷將興師問罪。出征兵馬,亦有差遣番號,可稱「平西軍」,分幾個軍團。平西軍各軍團,由禁軍和衛軍各部步騎組成。武將皆封差遣,組成都指揮司,在平西軍出征時統帥人馬。

另有樞密院、兵部、匠作院的官吏組成平西軍參軍司,有一班傳令兵分派各軍、師、旅。」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