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蜀漢之莊稼漢> 第1325章 無戰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25章 無戰事 (3 / 6)

他到皖口後,又趁魏軍不注意,派輕兵襲擊魏國邊境舒縣,俘獲該縣百姓,然後回軍。

前番吳國大都督全琮能率奇兵偷襲壽春,正是有諸葛恪多派細作,觀相徑要,熟知道路的原因。

這些年來,吳國雖屢攻合肥不下,但諸葛恪久禍魏境,卻是屢屢得手,頗是積累了不少軍功。

久而久之,原本用來防範吳軍的邊縣舒縣,不勝其擾。

舒縣守將謝順營不得已,向都督揚州軍事的徵東將軍王凌請求,只言舒縣離吳境太近,守軍又太少,更兼地形不利。

建議撤離軍民百姓,放棄城池。

王凌得報,自是不許。

他下令廬江太守文欽增兵舒縣,同時一旦舒縣有警,須得立刻增援。

文欽與王凌雖然不和,但他終是要受王凌節制。

更何況文欽被曹爽封為冠軍將軍,在軍中頗有虛名,平日裡欲逞勇武立功,以證不負其名。

故而這一次王凌讓他向舒縣派兵,他竟是沒有任何推脫,滿口就答應了下來。

魏軍的動靜,自是瞞不過一直注意北邊動靜的諸葛恪。

諸葛恪一邊上報建業示警,說是魏軍有南下之意,一邊整頓兵馬,準備迎戰。

甚至還派出一支人馬,提前守在石亭。

與皖口一江之隔的建業,很快得到了諸葛恪的示警,孫大帝在朝堂上,意欲發兵接應。

不過遭到了陸遜的強烈反對。

武昌西接荊州,東鄰廬江,再加上石亭一戰,陸遜久鎮武昌,對廬江一帶的地形,最是熟悉不過。

他指出,若是魏賊真有意從舒城南下犯邊,只能是走夾石、掛車,至石亭,這條路極為險峻。

當年曹休率領十萬大軍走此道,都不得不慘敗而歸。

現在賊人兵不過一二萬,軍將更是籍籍無名,何敢從此路而來?

作為石亭一戰的實際指揮者,再加上上大將軍的身份,還有在軍中的崇高威望,陸遜的話,還是很有說服力的。

饒是孫權早就對陸遜不滿,但在軍事上,卻是不得不認真考慮陸遜的意見。

陸遜說完對廬江的分析,又更為孫權揭露吳國邊軍中的一個現象:

邊境之將,多喜請戰犯北,此看似為國,實則更多是為私。

一是因為他們可以累積軍功,二是可以擄掠邊境百姓為部曲。

贏,不足傷魏之根基,唯實諸將部曲;敗,則損陛下之威,更是虛耗國家糧草兵卒。

望陛下察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