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山長都曾說過,男兒當帶吳鉤,建功立業。
有了馮某人作為榜樣,正值熱血的學生們,哪一個不想效仿山長,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上馬定乾坤?
可是想要直接考入武學院,那是比太學院還要困難。
但如果前去統軍府實習,然後再利用統軍府的渠道參加武舉,那豈不是與武學院出來的差不多?
羊祜聽了兩人的這一番解釋,先是吃了一驚,還有這等操作?
然後又再大吃一驚。
漢國的武功已然足夠盛矣!
光是看看學院裡的學子們如此熱衷效仿班定遠(即班超)投筆從戎,就可窺探一二。
本以為漢國目前所施行的徵兵與募兵相結合的兵制,比之大魏的世兵制已經足夠厲害。
徵兵制,會對百姓造成較大的負擔。
特別是在戰亂時,百姓流離失所,人口大幅減少,想要強行徵兵,只會讓人心丟失,百姓不斷逃亡。
而募兵制,又會讓朝廷財政負擔極重。
而且用錢糧募上來的兵,想要讓士卒在陣前甘心賣命,又得花多少錢才能買下他這條命?
所以後漢實行募兵制,戰鬥力下降這麼快,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且一旦朝廷財政不支,允許地方自行募兵,更是會產生兵為將有的隱患。
所以武皇帝正是看到了後漢募兵制之害,這才實行世兵制。
只是誰又能想到,漢國竟然比武皇帝還更進一步,把兵制做到這一步?
甚至就眼下看來,漢國似乎仍不滿足。
居然還要對本就已經稱得上是虎狼之師的漢軍進行再次改制。
可以說,統軍府甚至可以說得上連屯田和世兵制的優點都吸收了。
莫要說武皇帝推行的屯田與世兵制如今已然沒落,就算是仍在鼎盛時,面對漢國的統軍府,恐怕也未必能討得好去。
察覺到羊祜的沉默有些異樣,杜預用肩膀輕撞了一下對方,提醒道:
「叔子,在想什麼呢?這麼入神?不是說今日你
請客嗎?我們究竟要去哪裡?」
收到杜預善意的提醒,羊祜一下子就清醒過來,對杜預遞去感激的目光,然後這才有些歉然地對馮二公子說道:
「是我走神了,伯陽兄勿怪。」
馮二公子搖頭,臉上的笑容溫潤如玉:「無妨。」
羊祜看到馮二公子的笑容,心裡卻是暗歎了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