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六韜傳>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晉文公(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晉文公(下) (1 / 3)

在城濮之戰中,有相當多的因果關係。

晉軍與楚軍對壘為什麼要“退避三舍”?

曾經晉獻公聽信讒言,殺害太子申生,又派人去殺害申生的弟弟重耳。重耳得到訊息後逃亡國外。重耳歷經千辛萬苦來到楚國。楚成王尊其為上賓。一天,楚王宴請重耳,席間詢問他倘若他日重耳當上國君如何報答自己。重耳承諾將來如果自己當政,一旦楚晉交兵,晉軍會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後來,重耳真的回到晉國做了國君,即晉文公。

後來楚、晉交戰,也就是城濮之戰。晉文公為了實現諾言,命令軍隊後撤九十里在城濮紮營。楚軍輕敵追擊,結果被晉軍打敗。

楚國在攻打晉國時候,為什麼衛國和曹國沒有出兵?

成得臣派宛春去晉軍營中,他到了晉軍營中說:“請你們恢復衛國和曹國領土,我們楚軍自然也不會在圍困宋國。”狐偃生氣地斥責他無禮。而先軫卻看出了成得臣的陰謀,就勸晉文公說:“要是我們不答應,肯定會得罪了這三國,而楚國又得到了美名。不如我們私下同意曹、衛復國離間他們與楚國的關係,同時扣押宛春,激怒成得臣使楚軍來攻。”晉文公採納了先軫的意見。曹、衛復國後,立刻與楚斷絕。成得臣果真被激怒,從宋國撤兵後就直接攻打晉軍。

雖然敘述簡單,但是其中的智慧卻十分難得。

以前有一位大師,曾經做過一個相當詳細的評價。

魏子衡曾經有幸見看過這位大師的文章,如今談論起來,腦中又浮現了這文章的種種思想。

四月四日,歷史上第一次南北大戰爆發。楚、鄭、陳、蔡、許五國聯軍在楚軍統帥成得臣的率領下,大舉侵入到衛國的城濮,也就是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西南臨濮集一帶。而晉軍統帥“中軍將”先軫早已率領晉、秦、齊、宋四國聯軍嚴陣以待,並首先派出了晉軍第五把手“下軍將”胥臣率晉下軍,去攻打楚右師鬥勃轄下的陳、蔡部隊。

這一招叫做:先捏軟柿

高手都是善於尋找對方弱點的,這就是高手的高明之處。而陳國和蔡國的部隊,正是楚右師中最薄弱的環節。這兩個小國,打從春秋初期開始,就是跑龍套的角色,跟在大國的後面分杯羹吃,不但不能增加己方的戰力,還處處搗亂,從前的周天子桓王攻打小霸鄭莊公,就是栽在了他們這群攪屎棍的手裡。在先軫看來,對於這樣超爛的軍隊,基本一個衝鋒就能擊潰。

這一招在兵法中又叫做:避實擊虛。

孫子就提出過這樣的看法:以弱勝強的關鍵,就在於先以自己的區域性優勢和主動,向著敵人區域性的劣勢和被動,一戰而勝,再及其餘,各個擊破,全域性因而轉成了優勢,轉成了主動。

孫子這個最基本的軍事思想,就是源自我們先軫的首創。

先軫的另一個高明之處,就是讓胥臣把虎皮蒙在駕車的戰馬上,朝陳蔡部隊衝去。

雖然不清楚先軫哪裡蒐集來的這麼多虎皮,但這一次,虎皮立大功了。

蒙上了虎皮的馬,當然嚇不了人,但是卻能嚇唬的了馬,陳蔡軍的戰馬一看老虎來了,嚇得掉頭就跑,拉都拉不住。

老馬老虎,傻傻分不清楚,馬虎一詞,大概就是這麼來的吧!

陳蔡計程車兵本來打仗就很爛,現在戰馬一不聽指揮,他們更是武功全廢,一個個被晉軍打的抱頭鼠竄,潰不成軍!

其實這也不能怪他們,從古到今,哪有人這麼打仗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