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靈異小說>六韜傳>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晉文公(下)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三十五章 晉文公(下) (2 / 3)

也正是這些看起來相當愚蠢的戰爭之法,才促使了後來兵家的行程

但是怪就怪,先軫他太有創意了。此等怪招,曠古皆無,這簡直就是深層次的心理戰,它涉及到動物學和心理學等諸多層面,非常具有高科技含量,由此也可見先軫在戰前做了非常充足的準備工作。

結局可想而知,陳蔡部隊衝亂了楚軍的陣腳,楚右師於是大敗,楚將鬥勃重傷離場。

楚右師就這麼不明不白的輸了,偏偏當天又是風沙蔽天,視野極其模糊,所以楚帥成得臣卻並不瞭解自己右翼的真實情況,他心急火燎,正要派斥候前去偵察,突然有幾個陳蔡計程車兵前來報告:“右師已得勝,請元帥速速進兵,協同我師一起攻打晉中軍,共立大功!”

這幾個人當然是先軫派來迷惑楚軍的奸細。

這一招又有說道了,在兵法中叫做“用間”,也是先軫首創的。

成得臣得報後立刻登上戰車,拿起望遠鏡,往右面看去,但見晉下軍倉皇北奔,煙塵蔽天,不由大喜:“晉下軍果敗矣!子西(即楚左師指揮官鬥宜申,字子西),你速率左師往攻晉上軍,我親自去進攻晉中軍。三軍全勝,則大事可成也!”

晉下軍當真跑了嗎?打贏了還跑?

當然不可能,原來這又是先軫的詭計,他派晉軍第六把手“下軍佐”欒枝率少量晉下軍將士在戰車後面拖著從附近山上砍下來的樹枝,跑起來塵土飛揚,造成下軍全軍撤退的假象,藉以迷惑楚軍,誘敵進攻,而事實上,胥臣的下軍主力早已在胥臣的指揮下嚴陣以待,隨時準備衝上來對楚中軍進行阻擊。我只能說,先軫,你真是世界上最早的特效大師,騙死人不賠命啊!

於是,子西領命,率領楚國的左師,直撲晉軍第三把手“上軍將”狐偃率領的晉上軍。

狐偃也不與其糾纏,略戰數合,回軍便走。

子西衝上來正要和晉軍決一死戰,突見晉上軍如同潮水般向後撤去,狐偃的帥車更是拉著兩面大旗,呼拉呼拉的,跑得比誰都快!

換做後世兵家,一看就知道狐偃是在徉退,孫子十三篇曰:“佯北勿從。”敵方戰,形勢未衰,便奔走而陣兵者,必有奇伏,這是千萬不能追的。但別忘了,當時還是“以戰為禮”的春秋初期,“徉退”這個詞壓根就還沒發明,那時候的軍隊只有打輸了或害怕了才會退,在戰略上的主動退卻可以說是聞所未聞。

所以子西雖然有些疑惑,但他也來不及想那麼多了,到手的勝利決不能讓它溜走,追吧!

就這樣,楚左師幾百輛戰車同時進發,浩浩蕩蕩的馳車猛追,不一會兒就消失在漫天的沙塵之中。

好了,楚國人已經上當了,現在晉軍要做的,就是把勝利裝進袋子,收緊袋口,拉上拉鍊,打包回家。

那個時候有一條戰禮:“逐奔不過百步,縱綏不過三舍”,意思是說擊敗敵人之後,在戰場內的追擊不能超過百步,而在戰場外追擊的縱深不得超過90裡。這其實並不完全是禮節問題,也是戰法的需要。因為那時候的戰爭,靠的是戰車與步兵的協同作戰,一般來說,一輛戰車共配72名步兵,左右後各24名,負責掩護戰車兩翼及後方,以彌補戰車衝擊力強但防守薄弱的缺點。因此,以戰車追敵,其縱深絕對不可過長,否則步兵很有可能被拋在後面,導致兩邊被敵人各個擊破。

可惜,被勝利衝昏頭腦的子西,將這個戰場上最基本的道理,完全拋到了九霄雲外。他一個勁的追啊追,渾然不知後面狂跑的步兵早就跟前面的戰車脫節了。

楚國的戰車追的正起勁,晉軍卻突然停下來不跑了,飛揚的灰塵散盡,子西驚訝的發現:前方的晉國戰車竟然排成一道圓弧,緩緩的朝自己慢慢推進而來,戰鼓響起,一聲聲一下下,重重的敲在楚軍士兵們的心頭,就像是在敲響他們的喪鐘!

子西的心中閃過一絲不祥的預感:事情要遭!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