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看到趙靈尊,不禁哈哈大笑,“正是老衲,趙施主,這一晃的十餘年沒見面,施主一向可好?”
扶離城,孤城重鎮,城高牆厚,位於大商國隴庭道的最北端,與強敵大夏國接壤。此時,五丈有餘的扶離城頭上,隴庭道經略使郭崇一臉凝重,望著城下鋪天蓋地而來的大夏騎兵,郭崇身後是臉色蒼白的扶離太守李易明和身材高大挎著腰刀神情堅毅的破虜都尉孫清明。
北邊的大夏國以遊牧為生,世代生活在大草原和戈壁深處,逐水草而居,經常騷擾入侵大商國邊郡,搶掠米糧鹽鐵,有時也順帶掠去一些人口做奴隸,每次都是打完就跑,等你好不容易集結完軍隊趕到時,大夏騎兵早已經從容退回草原深處。
去年冬天,北方的大夏國遭遇幾十年一遇的大雪災,牛羊凍斃無數,郭崇就料到大夏人在春天一定會南下劫掠,但是聲勢如此之浩大,卻遠遠超出了他的預計。
風聞三萬餘名大夏騎兵南下,太守李易明本想棄城而逃,卻被主戰的破虜都尉孫清明攔住。太守李易明和都尉孫清明,都是和司徒郭崇聯名上奏請皇帝收宦官之權後,被一起貶到了隴庭道。
皇帝殷廣其實真心信任這些敢上書彈劾太監的官員們,上書這些人哪個不是把腦袋別到了腰帶上?彈劾權傾天下連皇帝都惹不起的的楊靖忠,幾乎等同於找死。要不是大商國有不得擅殺大臣的祖制,這些官員的腦袋也就懸了。即便如此,皇帝也為這些官員對楊靖忠說了許多好話。
最為搞笑的是,皇帝和太監不擅殺大臣,而身為藩王的殷權卻殺了好幾個縣令、太守,這何嘗不是一種莫大的諷刺。
對於貶職一事,李易明滿腹牢騷,本來是想借上諫之機撈個名聲,卻沒料到會被貶到這鳥都不願意來拉屎的扶離城當太守。可是沒想到同樣被貶的孫清明卻非常興奮,認為隴庭道是用武之地,正是大丈夫建功立業的好時機。
此前,做為邊境重鎮的扶離城經常遭到大夏騎兵侵擾,經略使郭崇不放心李易明獨守此城,就把孫清明派來輔助李易明,也幸虧派了孫清明來,不然李易明已經棄城出逃,此時扶離城恐怕已經被大夏騎兵劫掠一空後,縱火焚燬了。
郭崇得到斥候回報大夏騎兵入侵的訊息後,火速下令陽關、安平等地駐紮的將軍、都尉率兵來援,並親自率領五百名精銳騎兵,馬不停蹄連夜趕往扶離城以安軍心,郭崇和五百騎兵進城兩個時辰之後,南下劫掠的三萬大夏騎兵就將扶離城圍的水洩不通。
看著身後一文一武兩位官員,郭崇若有所思,聲音低沉的問道:“李太守,孫都尉,你們有沒有信心守住扶離城,一直等到宋衛等眾位將軍的援軍到來?”
李易明輕聲道:“大人,扶離是座孤城,且城中只有三千守軍,糧草也不是很充足,卑職先前認為大夏騎兵勢大,此城萬萬守不住,應該棄城,可是孫都尉說有信心守住此城。現在大人又親至此地,那一切還請大人提調。”
孫清明手按腰刀,朗聲道:“啟稟大人,末將認為扶離城牆高大,糧草足以維持一月有餘,而且大夏騎兵不擅長攻城戰,我方士卒訓練有素,而且援軍多說不過半月就能趕到,此城守住絕對沒有問題。如果失利,末將甘當軍令!嘿嘿,可惜咱們手中兵少,要是能有兩萬人馬,足以出城砍他孃的大夏騎兵!”
郭崇面露微笑,伸手拍了拍孫清明的肩膀,“本官和孫都尉一樣有信心守住扶離城,只要拖住大夏騎兵,等到援軍來時,這些騎兵恐怕就會不戰而退。憑這些大夏騎兵的一貫表現,打不下扶離城,就要心生歸意了。”
郭崇站在高達五丈的扶離城頭,手扶城牆垛口,望向遠處大夏軍中隨風激盪的大纛,大纛下是騎著駿馬的大夏國單于莫弟,健壯高大的單于莫弟手撫馬刀,陰沉著臉望向城頭高高樹起的郭字大旗。
郭崇望著在城下縱馬而來的大夏騎兵,聲音低沉自言自語道:“大商和大夏,遲早必有一戰,短時間內,大商沒有還手之力,可是最終大商能滅大夏,大夏卻滅不了大商。只是老夫想守好隴庭道,任重而道遠啊!”
莫弟單于的身旁,騎著駿馬的兩個人,是莫弟的弟弟那史餘和謀主章冬元。莫弟望著城頭的郭字大旗,陰沉著臉問章冬元道:“沒想到郭崇這個老賊會來到扶離城,看來這次扶離城不好打了。如果打不下扶離,我們怎麼辦?總不可能無功而返吧?”
章冬元微微一笑,“扶離太守李易明是個膽小鬼,如果聽說大單于親率大軍南下,一定會棄城而逃。沒想到卻半路殺出來一個郭崇,這個郭崇必然是不會棄城的。扶離城牆高大,易守難攻,依奴才看,我們白天佯做攻城,晚上的時候突然轉道去進攻松北郡,這在兵法上叫做聲東擊西,他們不備,我們必然會有所收穫。”
莫弟點頭大笑道:“還是你這讀過書的傢伙鬼主意多,好,就依你,我們白天派出部分兵力攻城,晚上就轉道去打松北郡,那些大商的蠢人絕對不會想到我們敢去打松北郡,正好可以打那些兔崽子一個措手不及。”
……
大商史書記載:景元四年春三月初九,三萬大夏騎兵在莫弟單于的率領下,進攻扶離城不克,轉而突襲隴庭道中部的松北郡,城破,太守陸松齡、都尉杜如滔及兩千守城軍士全部戰死,大夏騎兵將松北郡人口、財物、糧食、鹽鐵掠奪一空後,縱火焚城,大商舉國震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