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了得!
沒錯,憑藉十多個合作研製的國家,以及數十個盟友,F35A至少能賣4000架,也許能賣5000架。
那麼,然後呢?
毫無疑問,肯定有很多原本打算採購F35A的國家投入JF30的陣營。
按照最保守的估計,只要JF30能夠在2026年前後實現量產,最終的銷量就肯定不會低於1500架。
雖然無法跟F35A媲美,但是足以挑戰F35A的市場地位。
更重要的是,在聯合研製下一代戰鬥機的時候,其他國家肯定會提出更多的要求,比如強化制空效能。
或許,還會有更多的國家考慮跟華夏合作,而不是跟美國合作。
要知道,軍火貿易本身就不是單純的貿易,像先進戰鬥機這類頂級軍火貿易,更是跟政治與外交息息相關。
跟美國的關係不夠好,有資格參與F35A的研製工作?
同樣的道理,如果沒有打算跟華夏長期合作,甚至是跟華夏結盟,有資格參與華夏的下一代戰鬥機的研製工作?
可見,JF30改變的不止是國際戰鬥機市場的格局,而是整個世界格局。
說得更嚴重一點,JF30是在挑戰美國的世界霸權。
對美國來說,可供選擇的應對手段卻極為有限。
為什麼?
難道說,針對JF30就去開發一種全新的戰鬥機?
再退一步,難道為此對F35A進行全面改進,提高F35A的制空作戰能力?
顯然,這兩者都不現實。
雖然美國擁有強大的科研實力,但是科研成本同樣高得嚇人,因此研製一種全新的四代中型機,簡直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在國際局勢總體區域穩定,大國間的矛盾處於可控狀態下,美國當局根本不可能讓納稅人答應用幾百億去砸出一種效能單一的作戰飛機。
當然,改造F35A的成本同樣高得嚇人。
那該怎麼辦?
顯然,剩下的辦法就只有一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