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獄在宮城外,冒夜過去,不只遠,淋濕了入獄可沒得衣服換,薄薄一層囚衣穿上,是必然會病倒的。
元寶懇求道:“陛下,楊大人是朝廷命官。本朝善待公卿,罪名尚未定下,不如暫且拘禁於永樂宮,稍候些時日再下獄,可好?”
“有理,”蕭策安若有所思,“找個不起眼的去辦。”
元寶應是,再看不下去,也祈求楊柳能想開些,或者陛下真的厭倦了楊柳。
似如今這般,陛下不樂意開口,他們這些近身伺候的卻不能真當無事發生,須得冷著淡著,要那人知道陛下是心有怨氣,又需把握著分寸,不能真讓人受了委屈。
時日短些還好,若是一直擰著,元寶也怕自己手下沒個輕重。
……
宮裡沒有走漏風聲。
但姜餘依舊敏銳地察覺到了不同。
楊柳已經一個月沒有上朝,盡管宮裡已經給她告了假,但這樣長的假,除非生了重病或是聖上有要事相托,不得不遠游出行,否則是斷不會請這麼久的。
近日聖上可沒有調令讓楊柳遠遊。
在再三請求之下,姜餘得以入宮看望楊柳。
宮人的冷淡態度讓他心頭一沉。
永樂宮的重兵把守更是令他察覺到事態的嚴重性。
在宮門口已經搜查過一遍違禁物品,永樂宮竟又搜尋一遍,且這次更為嚴密,連他束發用的木簪,都被守衛以末端過於尖銳為由換下。
短短一會兒的路,姜餘走得心急如焚,掛念著楊柳的安危。
真進了殿門,卻見楊柳一個人在窗前擺弄玉簪花,細看人不但沒有清減,反而圓潤了幾分。
楊柳沖他一笑:“謝謝你來看我。”
壺裡的水已經涼了,她倒了一杯,推過去,請他屈尊隨便用些,不用也沒關系。
姜餘一雙銳目審視著楊柳,看不出她有什麼即將身陷囹圄的自覺,跪坐在案邊,“你怎麼一回事?”
楊柳道:“膩了,換個地方住。”
姜餘氣笑了:“換到牢裡?”
路上內侍悄悄傳話於他,眼前這位悠閑自在的,可是三天後就要下獄的。
“牢裡惹你了?”楊柳笑了,“不帶你這麼瞧不起人的。”
姜餘輕拍書案:“說清楚。陛下仁德,下獄總要有個理由。”
楊柳瞥他一眼:“證據表明,我和突厥有往來,興許是阿史那穆爾。”
阿史那穆爾,突厥可汗最寵愛的大王子。姜餘腦中千回百轉,立時就要去禦前請求徹查此案,認定楊柳必然是受人陷害。
“證據是我給的,我也確實和他們有往來,”楊柳制止了姜餘,“我還行刺陛下了,陛下險些喪命。”
趁姜餘驚得呆滯的功夫,楊柳順勢勸他:“不要再管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