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臣不敢> 血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血令 (3 / 4)

又是幾個豔陽天,百姓們鏟出了道路,冰雪也消融了。

爍石城的難民實在是多,楊柳猜測縣令根本就沒有認真核實難民的身份,只是一股腦都放了進來。

這麼多難民,本來該分攤到兩座城裡。縣令急功近利,全都收進爍石城,費盡心思想讓考課時的功績好看些。

和臨近城池的道路打通了,楊柳派人去往其他城池購買米糧。

一車車米糧排列在門前,王義帶著弟兄們自發搬運,正一袋袋往楊柳院子裡搬。

縣令眼放金光:“囤米囤糧,豈不壞了公子院裡的雅氣?公子若是不介意,我把常平倉騰出來一個,專給公子安置米糧。”

楊柳笑笑:“不了,本公子就是俗人一個,要什麼雅氣?”

她還怕進了常平倉,就再也出不來了呢。

雖然用的不是楊柳的錢,但畢竟取之於民,也要用之於民不是?

縣令奉承著,悄摸估算這些米糧價值幾何。

粗粗算去,抵得上他常平倉好幾倍。莫說難民,就是供全城用,都夠用上好幾天的。

縣令簡直恨不得把楊柳供起來。

這麼財大氣粗,以後可都是他升遷的功績!

楊柳打發了縣令,坐在窗前。

雪水消融,順著屋簷滴答滴答落下。

青天白日,光線一等一的好。

竇將軍那邊,突厥夜裡偷襲過幾次。按楊柳猜測,等到外面的土被凍住,道路不再泥濘的時候,突厥的騎兵減少了阻礙,興許會來一次大的突襲。

爍石城被竇將軍大營遮蔽,左側是連綿的山脈,以此為界與烏當分隔。右側是大雍的國土,因地廣人稀,城池之間相距十分遙遠。

只要竇將軍不被突厥擊潰、大軍不全軍覆沒,爍石城就沒有什麼大危險。所要做的,是配合大軍運輸糧草。

更兼前些年朝廷對運河極為重視,糧草押運已經省了不少功夫。下了運河,從當陽城轉陸路,向西向北,在爍石城過了最後一站,再行上六日就能抵達竇將軍大營。

下雪時,巴圖爾就曾說過,阿史那隼霄不在王庭中。雖不知阿史那隼霄究竟在做什麼,楊柳還是在回給蕭策安的信中提醒過,留意阿史那隼霄的動向。

可惜翰赤金以血腥手段拔除過細作,如今留在突厥的細作並不多,再加上大雪,已經許久沒有訊息遞過來了。他們對突厥的動向,實在知之甚少。

蕭策安在京師也十分忙碌。與突厥的作戰是最要緊的,但除此之外,大雍境內的災害、朝臣的爭執、國庫錢財的分配,都夠他忙上好一陣時間。

楊柳實在是無聊,動手繪制地圖,撰寫遊記。

她最熟悉的,莫過於待了十六年的家鄉。然而那時不過堪堪滿足溫飽,楊柳又不甚上進,對家鄉的瞭解也只是廣土一隅,要待故地重遊才能動筆。

最終楊柳還是決定繪制爍石城,庭州則只是簡單描下了輪廓。圖成之後,楊柳又給蕭策安送了一份。

每每飛雁傳書時,楊柳總是忍不住逗那隻小鴿子。

這只胖乎乎的鴿子,飛得慢死了,但偏偏認路。楊柳來去隨心,它也沒飛散過。

趙慶對形勢也有所判斷,料想爍石城並非交戰之地,召集了些舊時的部將,都和楊柳聚在這兒。觀公子的意思,日後大概是要在這邊安家。他們這些人受過將軍恩惠,也在公子身邊不願意離去。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